教学动态

第30期中青二班赴甘孜泸定桥分院开展异地教学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4日 部门/单位:教务二处

3月27日至29日,第3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赴甘孜开展异地教学,淬炼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钢铁意志,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汇集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力量。

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精神永流传(甘孜异地教学信息)118.png

承担此次异地教学任务的是坐落于红色名城、大渡河畔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该院为学员们精心设计了课程,既突出了党性教育,又融入了红色文化。在3天的学习中,学员们辗转泸定、康定两地,参加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微党课等,既是一次精神思想的洗礼升华,又是理念信念的锻造提高,更是初心使命的坚定笃行。

精神伟力,永放光芒。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在甘孜州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和丰厚的文物资源。学员们聆听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辨析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的传承》的专题讲座,理解了飞夺泸定桥战役的重大意义、历史地位以及弘扬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从波澜壮阔的长征史诗中汲取了精神伟力;聆听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辅导讲座,对如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精神永流传(甘孜异地教学信息)559.png

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参观了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和纪念馆。纪念碑的正前方是“泸定勇士路”,路的两旁矗立着代表22位夺桥勇士的22根花岗岩石柱。1名学员缓缓走过勇士路,整齐列队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纪念馆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飞夺泸定桥为重点,综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全面展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以及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屋顶“13根光秃秃的铁链托起共和国”的寓意,馆中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让学员们陷入深思之中。

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精神永流传(甘孜异地教学信息)804.png

春寒料峭,铁索寒光,河水汤汤。泸定桥头,老师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微党课《飞夺泸定扭乾坤》,学员们的思想为之震撼,内心充满了无限哀思。带着期待,学员们一起踏上摇摇晃晃的泸定桥,追忆铁锁链上的革命先辈,感受88年前那激烈的战斗场景。“我第一次来到泸定桥,内心非常激动,通过老师讲解、实地参观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勇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旗帜,勇士们的意志铸就了钢铁长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决不能忘却那场战斗”;“飞夺泸定桥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屈、敢于抗争的优秀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成为中国屹立至今的原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定传承好红色精神,忘我工作,埋头苦干,用成绩回报先烈的付出”······学员们纷纷表示。

团结奋斗,共筑梦想。四川民族学院的拉加当周副教授为学员们作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使学员们准确认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成,深刻领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和道路、动力和目标。学员们一起来到甘孜民族博物馆,参观了“大美甘孜”“历史回声”“多彩文化”“血染风采”等板块,切实感受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深刻体悟了民族团结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特征。维色木果是一位彝族学员,他以自己在涉藏地区两个县工作过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对团结融合的认识,表示将从个人做起,以团结的胸怀、行动的自觉,带动周边的人维护团结、珍视团结,使团结蔚然成风。

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精神永流传(甘孜异地教学信息)1433.png

信念如铁,勇毅前行。三天的异地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是理论学习班,也是工作交流会,更是素质拓展训练营。大家表示,党和红军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一定要把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