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聚焦

雪山草地长征路 一体融合乡村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部门/单位:教务二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教务处)、阿坝雪山草地分院


文章来源:四川观察


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教育殿堂,四川长征干部学院走一体融合发展之路,既要坚持“一”线原则标定政治底色、“体”制创新赋能品牌特色,又要“融”汇力量提升办学质效、“合”声共振扩容培训圈层。

1.jpg

记者了解到,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依托“雪山草地”红色资源,分院致力于推动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把红色资源有机嵌入党性教育中,把党性教育与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机融合,扎实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干部教育培训与民生产业发展联动融合、互促共赢的新路子,以“小培训”撬动“大产业”,以培训带动群众增收、以增收促进民族团结。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依托“藏羌村寨”“特色村寨”文化教学资源,通过“走红军路、住藏家屋、干农家活”等特色教学模式,将“爬雪山、过草地”“炒青稞、搓糌粑、打酥油”等体验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支持带动教学基地农牧民家庭发展餐饮住宿、民俗体验等第三产业,既盘活了“红”的资源,又培育了“红”的品牌。

2.jpg

以黑水县沙石多乡昌德村为例,在分院的带动下,2017年该村成为分院教学点之一,以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昌德雪山”为背景,先后建成红军文化广场、红色教育基地,激发红色活力,大力实施产业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村民依托合作社为分院培训班提供标准、规范的餐饮住宿服务,已成为以“红色培训”促乡村振兴的新业态。


记者还了解到,分院在培育壮大长征沿线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强化“农牧民参与度”,通过参与服务保障、集体分红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参与村落改造的积极性。村集体经济以合作社为主体,以本地村民为主要对象,广泛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就业计划”,培养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使乡村人才为培训服务、为产业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农牧民在参与干部培训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3.jpg

随着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从联合共建迈向一体融合发展,分院的发展也支撑更足、办学实力更强、知名度更响,已承接举办中央部委、23个省市自治区培训班1400余期,6.7万余名学员到雪山草地“追忆长征足迹、淬炼党性初心”。分院坚持按照“党校+分院”办学治校模式,全方位统筹、多点位推进,以长征文化为支撑,构建起“1校(院)2区10基地+N教学点”的办学布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比较优势,突出用好“雪山草地”特色品牌,优化布局区域性特色资源,规划形成懋功会师忠诚路、雪山草地奋斗路、抗震救灾涅槃路等6条精品教学线路,串联激活两河口会议遗址、黑水昌德红军筹粮点等51个现场教学点;探索开发出多门精品党性教育课,打造各类专题课、微党课、案例课147门,创新融入“爬雪山、过草地”激情教学元素,把课堂办到雪山草地,把讲台办到红色遗址,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体验+激情+案例+融入”精品课程体系。


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坚守初心使命、对标全国一流,以长征精神为牵引,吹响一体融合发展“冲锋号”。阿坝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阿坝雪山草地分院副院长杜强告诉记者,下一步,阿坝雪山草地分院将聚焦一体融合,紧扣建成“五个基地”,全域统筹调布局、州县联动强办学、融合发展育品牌,进一步提升办学质效,通过教学资源挖掘、精品课程打造、开放办学等方式,着力提升品牌效应和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拓展长征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走好走实干部培训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