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凉山州委党校(凉山彝海结盟分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下面是教师吉安么安耐的心得体会。
原标题:初心如磐,匠心育才 ——学《条例》悟使命,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校师资队伍。
202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深入学习新修订的《条例》,我内心感慨颇多,《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推动党校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在规范中提质的 “重要里程碑”,为新时代党校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给出了根本依据,我愈发意识到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守初心、秉持匠心培育人才,以自身对教学的深耕与对理论的钻研,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添砖加瓦。
一、把牢政治方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
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条例》清晰表明要坚持并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校教师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关键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跟党中央保持高度的契合度,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教学科研的每一处,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确保党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
(二)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条例》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同时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重点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研究、宣传和阐释说明,这要求党校教师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前进,真正做到学思用紧密相连、知信行高度契合。
(三)永葆清正廉洁,恪守师德规范
《条例》针对学员和教师,均提出了严守纪律规矩的要求,强调要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严格依照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办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大力倡导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和带动学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提升履职本领
(一)精进教学能力,提高培训质量
党校将为党育才作为核心使命,《条例》强调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教学的政治、政策、学术和专业水准,要积极探索干部成长和党校教育的规律,创新教学方法,综合采用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互动教学方式,加大案例开发,运用好网络培训平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课程。
(二)深化科研探索,助力决策咨询
科研是党校履行“为党献策”使命的重要基础工作,《条例》要求加大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力度,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助力党委和政府决策,需密切留意国内外形势变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尽力推出有深度、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推动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协同共进,发挥好党校的智库作用。
(三)立足基层需求,强化实践赋能
扎根基层是基层党校推动地方发展、提升教学实际效果的关键路径,《条例》明确要求党校以干部教育培训实际需求为聚焦点,带动理论教学跟基层实践深度融合。身为基层党校的教师,要坚守“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原则,深入乡镇街道、村社企业开展一线实地考察,精准锁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里的痛点难题,将当中的鲜活实践、典型案例转化成能教学、可借鉴的素材形式,用实际行动担当党校教师“为党育才”的使命。
三、锤炼过硬队伍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条例》将队伍建设看作事业发展的关键,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我们要依照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增强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本领,借助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履职能力。
(二)健全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条例》明确要建设符合党校实际特点的教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准入、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参与动态考核评价,珍惜每一次提升自我、履职尽责的机会,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强化协作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营造潜心搞学术、悉心育桃李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传承创新,培育后备力量
《条例》突出深入落实名师工程,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全流程培养,作为党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向资深教师借鉴学习,同时依靠思维灵活、接纳新事物迅速的长处,大胆在理论研究视角、教学技术采用、互动教学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以“学”与“创”相互结合的方式融入队伍建设,跟全体同仁一道为党校事业发展注入连绵不绝的活力与朝气。
四、厚植育人沃土
(一)深耕理论传播,筑牢思想根基
《条例》明确党校是党的理论武装阵地,负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心气、塑造灵魂根基的使命,党校教师应聚焦理论传播的“精准度”与“感染力”这两个要点,全面深研创新理论原著,让抽象理论变得浅显易懂,结合干部实际特点设计“理论 + 案例”授课体系,依靠实践与典型事迹使理论学习落地开花,带动干部认同后实践。
(二)聚焦能力提升,赋能履职担当
《条例》要求党校就中心工作开展培训,帮扶干部提升发展本领,党校教师要切实贴合地方需求和岗位要求,优化教学格局,针对乡村振兴等范畴开发实战课程,采用模拟决策等形式教授破解难题的方法,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推动理论转化成实际工作本领,为干事创业赋予能量。
(三)涵养育人氛围,传递党校力量
《条例》要求党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党校教师应在“教”与“育”里融入温情,课后关心学员困扰、倾听心声。与同事相互扶助,一起研磨课程、攻破科研难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奋进氛围,让党校成为干部增强能力、体悟党关怀的“精神寓所”。
经过对《条例》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清晰了奋斗目标,在未来工作中,我必将以《条例》作指南,不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铭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使命,以匠心呵护事业,拿奉献体现担当,持续锤炼政治品格、提高专业素养,成为让党安心、学员认可的新时代党校教师,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贡献一己之力。
作者:吉安么安耐 中共凉山州委党校(凉山彝海结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