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主题教育:学出历史自信 补足精神之钙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6日 部门/单位:科研处 签发人:杨志远

理想信念是指引奋斗目标、提升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和深沉情感。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政治灵魂、精神支柱、精神上的钙等对理想信念进行阐述,同时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永葆共产党人如磐初心和神圣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从词源学角度看,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形态,信念是对理论真理性和实践正确性具有内在确信的价值状态,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指导人们精神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准则,具有方向性、稳定性、规范性。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宗旨使命、本质属性、目标任务决定了理想信念问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回顾党走过的奋斗历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一直同党如影随形,是共产党人心中的灯塔、力量的源泉,是凝聚政党、人民、民族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重大论断揭示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本质特征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联系和内在关系,也揭示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不竭动力源泉。

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合真理性,因而能够产生强大的政治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追求,从一开始就以其真理的光辉吸引一大批笃行者,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投身于革命洪流,集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李大钊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英勇就义;方志敏面对威逼利诱留下“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的铮铮誓言;夏明翰在狱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长征胜利经验时指出,“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都因共同理想信念而走在一起,都因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而共同奋斗,又因一个个实现理想的平凡行动汇聚成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代凯歌。

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合规律性,因而具有强大实践引领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预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同各种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较量长达17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引和磅礴实践伟力,尤其是东升西降、中治西乱的鲜明对比,使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出现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变化,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中,人们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实现高度和谐——这是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理想社会形态、思想道德体系和现实运动。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实践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合人民性,因而能够产生强大社会号召力。从根本上说,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是内在一致、有机统一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者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有机统一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这部生动教材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从领导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如今团结带领人民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有所盼、我有所予,民有所忧、我有所应,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矢志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是坚守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立足于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拥有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化蒙尘的危难时刻,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得以世所罕见地展示中国新姿态、发出时代最强音。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其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实现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重要的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铸牢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永远绽放真理光芒。

要着眼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得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视野下进行全面阐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深刻感受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虔诚信念。置于大历史观下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以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流、发时代之先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是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最好凝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最好注脚,是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最好诠释,必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恢弘篇章。

要着力于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奋力拼搏,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和主线不仅把政党、国家、民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把党的历史使命和总任务、中国梦和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主题历史性地高度统一起来,清晰呈现了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的奋斗目标,极大激发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凝结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后发赶超,创造了“两大奇迹”,提供了中国方案,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目标。历史和实践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秉承着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理论品格,呈现出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开拓、一茬压着一茬接续推进的实践特点,折射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等多维内在特质,是一条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崭新道路,必将为世界现代化历史书写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篇章。可以预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将极大激发党和人民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的必胜信心。

坚守理想信念重在加强党性锻炼和躬身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由此指出了新时代坚守理想信念的正确方向和实践之路。

学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思想就是力量。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决定了其要始终保持站在时代潮头的先进性和展现大无畏斗争精神的独立性,必须要有先进理论做指导。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他强调,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由此意味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首先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论述,从中汲取深沉而执着的思想力量和强大精神支撑。

强党性,加强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严管党治党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党性锻炼,一个突出要求就是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民主集中制为制度保障,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政治原则,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重实践,加强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更遑论创造辉煌业绩。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的功夫而是一辈子的修行,党性修养也并不随着党龄的增长、职务的提升而自然增长,其中都蕴涵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于干中学、以学促干,以实际行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是对坚守理想信念的一贯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做到信仰如铁、信念如山、信心如磐,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时刻用理想信念点亮心中的灯塔,朝着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行。

(执笔:裴泽庆,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